淌過歷史的急流險灘

在那個秩序崩塌、險象環(huán)生的年代,有一股力量在頑強生長,那就是中國共產黨。

作者:南風窗資深主筆 雷墨 日期:2021-08-12

1930年代,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急流險灘。

從國際環(huán)境來看,緊隨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,是一戰(zhàn)后“凡爾賽-華盛頓體系”的瓦解。世界進入秩序崩塌時代。

這種狀態(tài),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,導致其對中國的欺凌更加肆無忌憚,最終演變成全面的侵華戰(zhàn)爭。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,外部環(huán)境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外患。

中國那段歷史的一個特點,是國際與國內因素之間的高關聯(lián)度。

無論是國共戰(zhàn)場上的“圍剿”與反“圍剿”,還是后來握手言和共同抗日,都與外部因素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。

而那段歷史另一個意義更為深遠的特點,是共產黨“政治上的成熟”,即從“共產國際中國支部”轉變?yōu)椤榜R克思主義中國化”的政黨。這樣的轉變,直接改變了后來中國的命運。


01

崩塌時代


回顧中國那段遭遇,繞不開世界大蕭條。不過,1929年發(fā)端于美國并蔓延到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,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并不在于危機本身。

自鴉片戰(zhàn)爭被迫打開國門后,中國經濟就以邊緣、不平等的地位融入世界經濟。但由于當時中國經濟整體還很落后,在像金融體系這樣的制度設計上還沒有“對標”西方,卻反而因此幸運地躲過了經濟危機的直接沖擊。


圖片

1841年1月7日英軍進攻虎門外大角、沙角炮臺時,英艦尼米西斯號(NEMESIS)與清水師戰(zhàn)船展開炮戰(zhàn)(圖源:新華社)


那次危機,是通過金本位從美國傳到其他西方國家的,而當時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采用銀本位的大國,這客觀上成了阻擋沖擊的“防波堤”。所以,在西方國家哀鴻遍野時,中國并沒有出現(xiàn)股市崩盤、投資劇降、生產斷崖式下滑等典型的經濟危機現(xiàn)象。

但是,隨著主要工業(yè)國相繼放棄金本位,普遍采用貨幣大幅貶值來應對危機,大蕭條開始波及中國。

不僅如此,放棄金本位后國際市場上白銀需求的增加,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,結果是匯率上升、出口下滑。中國經濟的“獨善其身”轉瞬即逝。

更為關鍵的是,銀本位堅持不下去了,客觀上增大了中國經濟的風險敞口,成為后來國民黨統(tǒng)治時期中國財政、經濟依附于西方的重要原因。這種依附性,加上經濟的孱弱,導致國民黨政權的外交不可能做到獨立自主,更談不上維護國家利益。


圖片

《覺醒年代》劇照


大幅貶值貨幣和提高關稅,是當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“通行”的危機應對措施。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,直接后果就是國際經濟秩序的崩塌?!敖⒃谝越鸨疚患吧唐泛唾Y本自由流通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,已在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瓦解?!碑敃r的南京國民政府,剛收回了關稅自主權、開啟金融體系改革,在經濟治理上還立足未穩(wěn)。也就是說,中國經濟脆弱之時,遭遇了嚴重惡化的外部經濟環(huán)境。

但就中國的外部環(huán)境而言,更為兇險的還不在經濟層面。世界經濟的失序,催生了政治上的猜忌和對立。一戰(zhàn)后確立的,本來就脆弱的“國際協(xié)調”,在日本、德國這些秩序挑戰(zhàn)者的沖撞下,很快分崩離析。1933年日本、德國退出國聯(lián),則給了名存實亡的“秩序”最后一擊,國際社會徹底淪為弱肉強食的叢林。而當時的中國,就是叢林中被犧牲、被“獵食”的對象。

對于中國來說,最能感受到秩序崩塌開始的,莫過于1931年的“九一八”事變。大蕭條并沒有直接沖擊中國經濟,但日本侵略并軍事占領東三省,使中國喪失了具有較強工業(yè)實力的區(qū)域。1932年的“一二八”事變,日本又攻陷當時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?!熬乓话恕笔伦兦?,海外華僑的匯款與外商投資,曾是中國經濟穩(wěn)定和增長的重要因素。日本在中國燃起戰(zhàn)火,也是在向中國經濟生態(tài)圈里放火投毒。


圖片

“九一八”事變,日軍在沈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


“九一八”事變后,在中國的申訴下,國聯(lián)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。盡管最終的報告里有大量安撫日本的內容,但日本仍將其視為一紙空文。國聯(lián)斡旋的失敗,無可爭議地體現(xiàn)了日本對國際權威的藐視。費正清把1932年3月偽滿洲國的成立,定性為一戰(zhàn)后國際關系的一個界標。事實上,中國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“參照”。中國的不幸遭遇,就是國際秩序崩塌的先兆。


02

險象環(huán)生


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,開始著手財政、金融體系改革。這些改革對穩(wěn)定和促進經濟發(fā)展,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(1928年至1937年被稱為“黃金十年”,工業(yè)增長率年均8%以上)。中國經濟的增長與日益擴大的市場,對外部構成了較強的吸引力。1930年代,在中國競爭經濟利益的,主要是日本、英國和美國。但在秩序崩塌時代,這些競爭卻為中國埋下了禍根。

出于維護和擴大自身在華經濟利益的考慮,英美兩國都對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改革給予了支持。尤其是美國,分別在1931年和1933年向中國提供了大筆借款。而“九一八”事變后,中日關系惡化,雙邊貿易大幅下滑。中國與英美的接近,讓日本產生了猜忌。但當時英國的外交重心在歐洲,美國尚未走出孤立主義,所以對日本以非經濟的方式攫取在華利益,兩國都保持“中立”。


圖片

1931年,“九一八事變”發(fā)生后,南京舉行規(guī)模浩大的示威游行(圖源:視覺中國)


1928年以后中國經濟連續(xù)高增長,尤其是1935年幣制改革的成功,讓日本產生了危機感。有學者認為,當時日本有這樣一種認識,“如果日本要繼續(xù)作為一個能生存下去的國家,唯一可行的辦法似乎就是大膽地將中國置于日本的徹底控制之下”。這樣一來,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:英美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“刺激”了日本,但為了各自的外交利益又不愿約束日本,客觀上把中國推向了獨自面對日本霸凌的窘境。

與英美相比,蘇聯(lián)在中國抗日中角色的特點是復雜且多變。對于“九一八”事變,莫斯科認為是日本進攻蘇聯(lián)的前奏。在日本發(fā)動軍事進攻占領東北期間,蘇聯(lián)一方面向遠東調動軍隊布防,另一方面又對日本侵略行為保持中立。當時蘇聯(lián)的外交重心在歐洲方向,中立顯然是為了避免刺激日本。根據史料記載,不僅戰(zhàn)敗后進入蘇聯(lián)境內的中國軍隊一律被繳械,“中共在東北的地下黨組織及其抗日武裝幾度主動出境聯(lián)系蘇軍要求援助,也都遭到拒絕”。

不僅如此,蘇聯(lián)還以犧牲中國利益討好日本。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不久,蘇聯(lián)就關閉了南京國民政府駐西伯利亞的領事館,同時允許偽滿洲國建立領事館。1933年,蘇聯(lián)還向日本提出簽署互不侵犯條約,只不過遭到了日本的拒絕。也是在這一年,蘇聯(lián)開始與南京國民政府談判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的問題。但這個談判,經歷了4年,直到1937年七七事變后才簽署。而在此期間(1935年),蘇聯(lián)還把中東鐵路賣給了偽滿洲國。

不過,1937年8月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后,蘇聯(lián)隨即根據條約斷絕了與日本的貿易關系。而當時的美國、英國、法國、德國等,都還與日本正常貿易。同年10月,蘇聯(lián)大量的貸款、軍事和物資援助,開始源源不斷進入中國。宋美齡曾說:“中國抗戰(zhàn)三年(1937年至1939年),來自蘇聯(lián)的援助,較自英美的總和還多數(shù)倍。”而且,那年12月開始,蘇聯(lián)派出700多人的航空志愿隊直接赴華參戰(zhàn),其中有200多人在對日作戰(zhàn)中犧牲。

從1937年七七事變到1941年太平洋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蘇聯(lián)是唯一一個對中國抗戰(zhàn)給予了實質性支持的大國。當然,從蘇聯(lián)的角度看,援助中國也是為了能夠騰出手來應對潛在的德國威脅。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后,蘇聯(lián)開始調整對日政策。1941年4月,蘇聯(lián)與日本簽署《蘇日中立條約》。這個條約的簽署意味著,蘇聯(lián)以國際條約的形式承認了偽滿洲國。蔣介石得知消息后在日記中寫道,“俄倭協(xié)定在事實上雖明知其不能為害我抗戰(zhàn)于毫末,但精神上之刺激則不可名狀!”


圖片

1940年的百團大戰(zhàn),圖為百團大戰(zhàn)中,八路軍攻克淶源縣日軍據點東團堡


那時中國的對外關系中,還有一個相對低調但影響不小的國家,那就是德國。根據歷史資料,中德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占比,從1931年的4%上升到1937年的12%。1937年,德國是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。那時德國發(fā)展對華關系,一方面是為了進口與擴軍備戰(zhàn)相關的礦產資源,另一方面是為了與蘇聯(lián)爭奪影響力,防止中國倒向蘇聯(lián)。

相比來說,蔣介石政權發(fā)展中德關系,熱情更高、目的性也更強,“以德為師”可以說是政治、經濟、軍事全方位的。但中德關系的熱絡,幾乎沒有轉化為中國的外交優(yōu)勢。德國戰(zhàn)爭機器開始橫掃歐洲后,為了拉攏日本牽制蘇聯(lián),德國法西斯政權立刻拋棄蔣介石,轉而承認偽滿洲國。德國還曾以“斡旋者”的身份,對蔣介石政權威逼利誘,施壓其向日本妥協(xié)。

所以,在整個1930年代,中國幾乎是在大國沖突的夾縫中求生存。面對日本對中國的蠶食鯨吞,代表中國的國民黨政權,依靠對象換了一波又一波,始終沒有實現(xiàn)國家主權和民族的獨立。


03

成長蛻變


在那個秩序崩塌、險象環(huán)生的年代,有一股力量在頑強生長,那就是中國共產黨。作為按照列寧政黨學說和組織原則,在共產國際領導下建立起來的政黨,中共在成立后的一段時間,都嚴格遵循“世界無產階級革命”的目標。這在客觀上導致了中共成立初期的“視野”,被局限在共產國際劃定的范圍內。而中共的蛻變,就是從轉向世界、立足本國現(xiàn)實開始。

蛻變的萌芽,在1929年中蘇關于中東鐵路糾紛中有所體現(xiàn)。那一年,東北易幟后的張學良,因收回中東鐵路權益與蘇聯(lián)發(fā)生沖突,最終演變成蘇聯(lián)軍隊與東北軍的軍事沖突(同江戰(zhàn)役)。在東北軍慘敗的情況下,共產國際要求中共發(fā)起“武裝保衛(wèi)蘇聯(lián)”的群眾運動。當時的中共中央響應后,陳獨秀致信批評這種做法,認為片面地擁護蘇聯(lián)“于我們不利”。


圖片

這是西安事變前夕的張學良(左)、楊虎城(資料照片)


陳獨秀的“不同聲音”暴露出一個現(xiàn)實問題,即中共應該如何看待本國、本民族利益與蘇聯(lián)領導的共產國際之間的矛盾。這個矛盾,在“九一八”事變后更加突顯。1931年9月19日,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發(fā)表宣言,稱日本侵占東北,首先是為了進攻蘇聯(lián)(這與當時蘇聯(lián)的判斷完全一致),其次是為了掠奪中國。所以,當時中共的方針,是把“反蔣”放在“抗日”之前。

隨著日本對華侵略的擴大,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,中共的態(tài)度開始發(fā)生變化?!?934年7月,中共駐莫斯科代表團第一次提出:在堅持‘只有蘇維埃能夠救中國’的旗幟下,還應該提出‘神圣的民族戰(zhàn)爭是救中國的唯一出路’的口號?!?935年中共發(fā)表的《八一宣言》,提出“為祖國生命而戰(zhàn)”“為民族生存而戰(zhàn)”“為國家獨立而戰(zhàn)”。


圖片

《八一宣言》


從口號、方針的變化可以看出,中共開始改變自身“共產國際中國支部”的角色—事實上,要和國民黨爭奪民族命運的主導權,共產黨不可能不去“代表”中華民族的利益。從國共關系的角度說,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,以及國共聯(lián)合抗日的形成,主要原因在于中共的轉變。蔣介石政權反共的理念,可以說始終未變。費正清曾有這樣的評價,“蔣介石在美國的贊美者沒有注意到,他也變成了法西斯主義的信徒,而法西斯主義在1930年代則是一股影響未來的明顯浪潮”。

從政黨發(fā)展上看,雖然國共實現(xiàn)了第二次合作,但卻在朝著不同的方向走。中共轉變的方向,即是后來毛澤東所說的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”。

毛澤東在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說:“共產黨員是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,但馬克思主義必通過民族形式才能實現(xiàn)。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,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。

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,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,通過把馬克思主義運用到中國具體環(huán)境的具體斗爭中去,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?!边@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”的命題。中國今后的命運其實已經在這里埋下了伏筆。